天水市供销联社“六举措”大力助推系统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5-04-03 16:5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字体: [ ] [ ] [ ]
  • 分享:

近年来,天水市供销联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总社及省社部署要求,盯紧 “2212”发展战略不动摇,在完善组织经营体系,创新治理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农民致富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荣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焕发新气象。全市供销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发展,进一步优化配强市县供销社班子,领导班子更加年轻化、知识化。通过招录、选调,多名公务员进入供销社机关。社属企业也不断引进经营团队,发展新型业态。通过调整、引进和招录,新鲜的血液进入了供销系统,人才队伍不断地优化。市县社班子带头作表率,规范职工日常管理,机关开展“优秀科室”评选等系列活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坚定,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更加坚决,推动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是扛牢主责主业,展现新作为。始终锚定一体化布局经营服务网络,深耕“四大”传统业务,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农资保供主渠道优势有效发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3.8%,农资销售额年均增长8.1%。向社会筛选公布系统13家重点农资保供企业名单,指导各县区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采取预约订货、送货上门等多种服务方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农产品销售网络全方位完善。市县两级供销联动共同打造了“天水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集中展示展销天水五县两区特色农产品520余种,采取线下实体体验+线上直播销售的形式,让消费者一站式选购天水名优特产,获得方便快捷高效的购物体验。充分利用天水供销电商大厦,创建“丝路臻选”品牌,稳步拓展供销到家社区服务站与“供销抖音小时达”等零售业务,传统销售与新媒体相结合的销售联动机制已经形成。招商引资创新供销服务业态。全市供销系统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供销综合超市8个,带动发展农村综合超市6家,经营领域涵盖日用消费品、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等业务,已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新生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拓展。甘谷、清水、武山等积极开展联合合作,运用市场化机制,采取大田托管、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服务。新组建为农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基层社14个,试点探索将供销社、社有企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股权、组织和业务上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企社村共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51万亩次。甘谷县承接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84万元。在全县8个乡镇成功托管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面积2.65万亩,签订土地托管合同1050份。

三是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强动力。鲜明树立坚持抓基层社,抓企业“两个导向”,聚力夯实基础,筑牢根基。基层基础更加巩固。乡镇基层社改造恢复重建、“企社村共建”、创新服务带动、能人参与拓展经营、项目建设规范提升等五种模式建设基层社的经验和做法被总社在《中华合作时报》上报道。近两年组建控股基层社14个,打造示范基层社8个,全市基层社覆盖率达到94%,位居全省前列,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达到1320个,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数累计达到564个,其中被总社评定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有12个,为农服务组织体系日益完善。省供销联社评定优秀县级社1个,“三体两强”乡镇基层社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模范社5个。社有企业不断培育壮大。盘活多年闲置的供销大厦,建立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和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新建成占地1758㎡的羲乐选供销超市。张家川县盘活社有资产,组建供销集团,积极推行“县基一体化”,探索实行资产管理、网络运营、项目建设、人员调配等一体化管理。清水县社组建成立清水县众合惠农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县上划拨三块土地及经营设施,县域流通网络建设及连锁配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甘谷县供销联社通过开放办社,加盟入社经营主体50家,先后组织参加多场次产销对接活动,发挥了引领作用。联合社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市、县区供销联社机关均落实了参公管理政策,45个基层社完善了“三会”制度。市县两级供销联社均建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3个县级社组建了社有企业投资公司,在推动社有企业经营、加强社有资产运营管理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开展“三项制度”改革的县及县以上公司制企业数量达到21个。社企分开的“双线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四是搭建发展平台,拓宽新渠道。省社支持下,多次将全省、乃至全国的“甘味”农产品的产销对接的主会场设在了天水。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21场次,签订采购订单129份。整合全市供销系统优质企业48家,建立了产销对接“企业库”,分批次向社会公布天水名优农特产品清单。先后组织参加“兰洽会”、“甘味出陇”农特产品展销会等。主动对接寻求合作,先后与中国好食村集团、北京首农集团、天津市供销总社、广东清远市供销社对接联系,达成了合作意向。甘肃供销农特产品购销启动暨发车仪式、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甘肃)“甘味”农产品线上对接活动等在天水举办。成功举办了天水市2024年“甘味”农产品暨首届天水秦州大樱桃产销对接系列活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麦积区花牛苹果基地助销活动”、中国天水花牛苹果北京推介会等农产品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拓宽产销渠道、加力品牌培育、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五是狠抓项目工作,持续夯基础。近年来争取到系统内外项目8个。2024年争取到省社综合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个,共投资400万元,已建成投入运营。张家川县社争取到政府债券资金5000万元,政府配套620万元,占地7.94亩,总投资1.35亿元的张家川县农业综合体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社有企业实施的亚行贷款子项目总投资1.64亿元,该项目所有土建包及设备均已顺利完工。引进了项目13个,总投资3.238亿元,到位资金3.049亿元。通过项目带动,赋能产业发展,建成综合超市、日用品集配中心等,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资产,提升供销社综合服务功能,重塑了供销社的崭新形象。

六是传承“供销精神”,宣传展形象。心怀“国之大者”,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借力“天水麻辣烫”走红全网契机,广泛整合资源,系统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借助央广网、甘肃新闻等媒体平台多次宣传推介天水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等天水“甘味”农产品。聘请天水籍知名人士及多位“网红达人”作为“天水农产品推介官”,持续宣传天水特产,扩大天水农特产品的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注册了“天水供销微信视频号”,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产业一线和社有企业,拍摄宣传短片,推广天水农特产品、文化旅游等资源。制作编发原创视频400多条,视频号关注量1.2万人,点赞转发量23万,累计播放突破150万次,充分彰显了供销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