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供销合作社:推行“县基一体化”管理 增强系统发展活力
陇南市供销系统紧抓“县基一体化”管理试点机遇,着力构建“市级主导、县级主抓、基层支撑、一体运营、协同发展”新格局,系统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强化政策引领,把准“方向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试点纳入全市改革大盘子,写入市委1号文件,常委会、常务会专题学习部署,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市、县(区)均印发试点方案,成立专班,明确“七个一体化”任务。市财政拨付100万元,九县(区)拨付专项资金,构建纵向联动体系,形成改革合力。
实现管理一体,筑牢“压舱石”。统一制度标准,修订涵盖资产、财务、人事等制度20项,确保基层工作有章可循。统一清产核资,全面核查基层社和社企资产、负债,建立明细台账。统一集中管理,成立社资委9个,探索组建资产管理公司2个,设立会计核算中心6个,实现资产财务规范化。统一吸纳人才,引进村支书、企业负责人、大学生等优秀人才300余名;组织赴四川泸州、甘肃兰州考察学习,参加上级培训提升能力。
深化阵地建设,打造“动力源”。提升改造,启动11个示范社建设,改造低效资产,打造多功能综合平台。企业帮联,建立社企帮联机制,5家企业出资490余万元帮联8个基层社,破解资金瓶颈。盘活资源,盘活土地1.8万平方米,改造营业用房3000余平方米,建成便民超市20个、加工厂房10处、储备库8个、智慧停车场5个,实现资产效益双赢。
推动服务协同,构建“连心桥”。农资保供,落实化肥淡储1.05万吨,获补贴126万元;上半年调运化肥5.5万吨,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9.6万亩次。产销对接,举办“消费帮扶·供销行动”高校行活动31场,参加产销对接10场,签订订单30余份;19家企业入驻“832平台”,打造小程序2个,建设展示中心、品牌馆、销售门店等,上半年线上线下销售8000余万元。品牌建设,研发特色品牌29种,打造“甘味”品牌10个、绿色认证品牌12个,“金纽带”橄榄油获国际殊荣8项。再生资源,推进“两网融合”,组建回收公司5个,建成规范网点3个,谋划“双新”项目23个。
突出亮点彰显,释放“新活力”。强化县级职能,县级社转变为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者与资产统一管理者。破解基层难题,资源下沉助力基础薄弱基层社拓展业务3项以上,业务量增幅40%,实现“集团作战”。培育服务品牌,陇南供销改革入选“全市十大改革案例”;高校行活动获央媒省刊宣传;徽县试点获市领导肯定。营造争先氛围,珍惜“全国先进集体”荣誉,各县区、基层社协同提质增效,形成“比学赶超”新局面。
通过“县基一体化”管理,陇南供销系统有效整合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服务能力与综合实力得到系统性提升。